浅析技术进步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即如果剩余价值率或劳动被资本的剥削程度不发生变化时,通常利润率会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一般是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使得技术进步,进而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而实际上,技术进步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利润率,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二、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一般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对平均利润率,不能理解为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而要考虑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考虑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原因时,要同时考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平均数)和平均数中不同利润率的占比。而投在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多大的部分决定了一般利润率。”个别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为p'=m/(c+v)。由此公式可见,个别生产部门的利率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即c:v,二是剩余价值率,即m/v。因此,一般利润率通常由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决定。另外,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对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以及周转率方面研究其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
三、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本和降低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格。
1.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个别生产部门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增强竞争力,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获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激励研究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也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手段之一。当其他部门发现之后,也会采取该技术进行生产,从而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相比于提高之前将需要更少的劳动力,使得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增加,从而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
置盐信雄对以上分析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采用先进的技术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另外,即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由于没有统计数据,所以也不能判断其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综合以上观点,而且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存在,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为了使资本的有机构成得到提高而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效果是有限的。
2.技术进步通过节约资本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进而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生产不变资本的劳动的节约不能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而是要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资本存在着两种趋势:一、通过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來不断减少产品生产所必要的劳动,进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
二、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生产产品压缩到最小的必要的劳动,即压缩利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到最低限度。”
通过技术进步而改良机器是节约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器的改良所引起的不变资本节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改良制造机器的材料,使机器耐用;二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使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三是改良已有机器,使它们更便宜或更有效地进行操作;四是废料可以通过使用性能较好的机器减少。“凡是使机器从而全部固定资本在一定生产期间内的损耗减少的事情,不仅会使单个商品变得便宜......而且减少这段时间内的资本支出。”而由机器改良引起的利润率提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的分工和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家利用的是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在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中,劳动生产力通过降低资本家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
3.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各要素价格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不变资本的各种要素变得便宜,就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它可以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生产资料的数量要不断增加。但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不变资本的价值并不与生产资料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因此,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放缓,从而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第二,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价值会下降,生产资料价值也会下降,从而现有以生产资料价值存在的不变资本就会贬值。
4.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综合以上三方面,笔者认为技术进步降低了资本有机构成。从一般利润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有机构成与一般利率是负相关关系。所以,技术进步通过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一般利润率。四、技术进步、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技术进步会对剩余价值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提高剩余价值率
技术进步会同时导致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提高得更多。其原因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中少数人拥有着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生产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全部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仅仅变成了更复杂的劳动力。资本家剩余价值生产的需求使得劳动力变得复杂。因为资本家希望得到更高的剩余价值率,如果技术进步使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那么资本家也没有动力寻求技术进步。所以,从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时点的总量比较,可以这样说,技术进步一定会使剩余价值率提高。
2.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
由于技术进步的存在,不同行业的剩余价值率不同。拥有先进技术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较高。基于平均利润率相等的经济事实,一个行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技术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倒数的减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增量之和为零。如果有限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要求过多的不变资本,或者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不能达到太高的技术要求水平,那么这样的技术都不会被采用。技术落后的行业,资本技术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这些行业也可以获得平均利润率。由于技术进步不仅具有内在规律,还存在巨大的外部效应,不由资本家控制得使所有行业获得外部收益。这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存在。技术进步有劳动力价值增长的需求,同时劳动力价值存在超强增长的特性。因此,如果技术受到影响进步速度减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将会同时减少,进而使得利润率下降,导致经济危机。
五、技术进步、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除了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外,周转速度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所以,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影响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加快周转速度
通过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缩短,进而提高周转速度。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通常人们称之为工业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起生产时间的缩短,从而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提高利润率。如果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添置昂贵的机器,引起总投资的大大增加,也可能降低利润率。技术进步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
2.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任意一个要素的减少,都可以使剩余价值量增加。究其原因是,用于生产的资本仅是全部资本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流动资本体现为货币和商品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闲置的资本就越少,用于生产的资本就越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会越多。由于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因此剩余价值量增加,利润率也就提高。
六、总结
技术进步对一般利润率的两方面决定因素: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它们的影响体现为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降低,而使剩余价值率提高,它们分别使得一般利润率提高,所以综合起来也是得一般利润率提高。虽然此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认为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有限的,此观点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在其他方面都严格论证了技术进步对一般利润率的正向作用。
- 上一篇: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路径
- 下一篇:浅析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经济理论]经济理论毕业论文:循环
- 经济理论毕业论文 中所提及的质循环其实不单单是因为自然作用,更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从本质上来讲,他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能让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全文]
- [经济理论][经济理论毕业论文]循环经
- 从 经济理论毕业论文 中了解,其实生态经济就是循环经济的本质,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可以表示是生态经济理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是生态经济学,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全文]
- [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毕业论文的
- 本文是一篇 经济理论毕业论文 ,主要是对现在的经济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分析,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基本行为准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再利用(reuse),提高产品和服务...[全文]
- [经济理论]经济理论毕业论文:浅谈工
- 经济理论毕业论文 范文: 工业的发展牵动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并且工业也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处于核心的位置上。对工业形式发展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找出更多的对策和建议,对未来的走势进行估测,以此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效益指数。基于此,本文对工业经济发展形式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此完善企业的政策和建议。 工...[全文]
- [经济理论]经济理论毕业论文:新时期
- 本篇 经济理论毕业论文 主要新时期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与提升机制论文。论述工业是带动国家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是促国家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内燃机。不过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对现今产业结构布局、内在影响因素、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的质疑与研究逐渐广泛与深入,学界、政府、民间均在区域工业经济改革与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展开了探究。当前,...[全文]
- [经济理论]经济理论毕业论文范文:我
- 经济理论毕业论文范 文:一、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1、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工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建国以来工业经济发展的道路一直处于探索的状态,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工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微观来看,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没有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