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的国际视野
从学理的角度来讲,突发事件指的多是那些受到某种必然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损失、伤害,而且必须马上进行处理的事件和活动按照通行的国际惯例,我国把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几个大的类型。同时,为了便于区分事件性质、破坏程度、可控范围,上述突发事件又被定义为1级红色(特别重大)、2级橙色(重大). 3级黄色(较大)和4级蓝色(一般)几个基本级别与突发事件相关联,对于政府而言,就是要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予以应对,这是我们讨论的起点。实际上,作为政府基于突发事件管理的一种重要职能,应急管理从本质上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同时,它要求进一步通过系统管理和实际方法,积极有效地动员各方力量,消除潜在或当前事件,化解危机,确保公共利益和人民安全不受到伤害,以进一步促成稳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基于这种理解,《应急管理体制跨国比较》从最为基本的概念出发,理清了一系列相互影响又容易混淆的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不同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差异和管理经验上的区别。通过文章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体制各异,但各国在应急管理的初衷和基本的发展趋势、特点上还是有相同的地方由此,我们关注的重点相应地转变为基于中外国家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这些管理方面的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而这种借鉴在何种范围有其实用性。
事实上,尽管近年来我国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相对迅猛,然而,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现状却不容乐观,值得考究的问题和存在的事实需要正视。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管理法律,但是,在国际环境变化的大前提下,传统应急管理已不能解决当今的社会问题了,相应的体制、机制上的老问题依然存在。在我们看来,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欠缺应急能力。应急能力是考量政府执政能力的指标,突发事件挑战了政府的应急能力。职能弱化、权责不清使政府的许多举措未落到实处,缺乏相关知识的官员应对突发事件不冷静、不勇敢、不机智,不能充分协调关系、调动资源,贻误战机,制约了应急处置效率的提高。二是信息技术不畅。传统人海战术模式面对信息时代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新背景,其自身的运用、管理以及系统统筹建设环节都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展示。另外一个方面,我国现在还没有完善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发布机制,信息分析能力相对薄弱,谣言、流言导致突发事件管理陷入被动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法律不健全。尽管我国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并付诸实施,我国法律仍然处于低端建设的层次上,系统操作能力相对匮乏,立法空白大量存在。类似于国外的《紧急状态法》的法律法规并未程序化,依法治国脚步相对滞后。
借鉴外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首先应该认真研究对比中外应急体制,找到共同点,去粗取精地加以吸收和转化。大体上说,国外应急管理上政府机构是决策和指挥的核心,它们建立各级管理机构,将应急管理纳入管理职责,灵活转换。相应地,管理机构地位、职能强大。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国完善的应急法律法规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应急管理纳入政府职能,架构其委员会,完善议事、决策、指挥机构,提供充分咨询辅助。这要求应急管理部门要涵盖中央到地方,以便有效决策、指挥,实现快速响应。同时,要将行政首长领导应急工作的职能设置纳入曰常管理。此外,还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生力军的作用,让民众通过相应的渠道介入管理,积极参与、共担责任,提高应急管理效果。二是加强相应的法制建设。要进一步学习发达国家宪法、紧急状态法模式,完善法律制度,尤其是完善《紧急状态法》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能力。三是提高民众应急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培养民众危机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把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作为工作任务,经常化、法定化。四是强化资源保障,重视人才培养和物资储备。人才建设是应急管理完善的重要保障之一,资金和物资储备是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应急管理体制跨国比较》对于强化政府应急管理意识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于构建相关的长效模式和路径极为重要。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组织公正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公
- 该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中以往的公共管理教学流于理论的讲解,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转型的必由之路。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在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的有益尝试,取得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全文]
-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 本连 公共管理毕业论 文 主要论述新公共管理范式对学生管理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招生人数日渐增多。这一转变虽然有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但是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大高校逐渐加强了对于学生管理方式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新公共管理范式。基于此,分析探讨新公共管理...[全文]
-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公
- 本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探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利益具有社会性以及分享性,并且为人们提供发展以及生存所必须的条件以及资源。根据社会分享的角度进行分析,公共管理不但表现在国家利益以及单一的领域方面,而且追求公共利益以及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公共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探讨 公共利益属于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内容以及主要目的,因...[全文]
-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公共管
- 本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要实现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就要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思路,突破困境。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是公共管理新常态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与以往相比,表现在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主体更加突显公众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增加公众治理的比例。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发展应该着力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为落实顶层设计构建机制,在公共管理领域...[全文]
-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对
- 本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是针对实验研究法的优势与特征进行阐述,从实验研究方法以及实验方法学科特征两个方面,对如何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提出建议,最后就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推广应用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强化措施 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以实验研究法作为基础提出的学科研究法,...[全文]
-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公
- 本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主要论述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途径分析。以公共管理类人才专业培养多样化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为依归,科学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维度。而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途径的探索是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工作能力的重要尝试。本文结合近年来东...[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