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2019年转变教育观念 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2019-06-27 10:12未知
学校教育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把学科知识和活动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本篇文章是由58硕博网提供的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更新知识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近年来大家热衷于谈论核心素养,国际上多数国家、地区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国际上长达20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提出美术教育不是为了把学生都变成美术家、画家、艺术家,不是针对某些或者小部分有艺术天赋孩子的美术教育,而是要让全体学生的美术能力都有所提高,核心素养认为学校教育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本文在解读了核心素养相关概念后,对核心素养的内容内化后做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美术教育者如何应对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鄄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所以核心素养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它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是各种素养中的“优先选项”。
对于教师而言,是个大挑战。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和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认知、技能、情感目标到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学科核心素养意味学科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重知识更要重素养
从双基到三維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几度改革后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似乎被不断地弱化,很多人为此提出质疑,没有学科知识哪来学科素养?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理解为遗忘掉的东西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就要求美术教育者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这也是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就美术学科而言,把活生生的美术肢解为知识,而又把知识的获得归结为技能的训练,这样的美术是没有魅力的。”这样的美术课背离了美术的本质和特性,不是没有魅力的问题,关键是不能形成美术学科素养。
三、素养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能力”
显然,三维目标不是教学终极的目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能力和品格。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可见“素养”比“能力”含义更为广泛,它与“能力”的不同点还表现为: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一个人所具有的素养如同一座冰山。素养的外显特质往往比较容易描述,而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动机则不容易直接观察,难以培养并进行评量,但是从理论上讲,可以根据相关理论所建构的严谨工具加以探究推断。因而素养是可以测评的,且需要长期的培养。
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从形成机制来讲,核心素养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学科学习之后而获得的;从表现形态来讲,学科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应用学科的知识、观念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强调两点: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体现并聚焦于学科的精神、意义、文化,反映学科之情,从而把学科知识和活动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第二,要在“内化”上下功夫,只有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的品格,没有内化为品格,就没有素养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和教育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学科核心素养意味着学科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本篇文章是由58硕博网提供的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研究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理念与路径
参考文献:
研究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理念与路径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多元化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了:多元化评价在音乐教学的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策略也在不断进行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多元化评价是现代教育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鼓励学生对音...[全文]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基于实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中职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像语文这种综合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便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学生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相关的教学模式与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及实践后的总结,在保证其高效学习的同时,满足其个人能力发展需要。 关键词...[全文]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舞蹈教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的是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展示,通过具有节奏性的肢体动作舞者与舞台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影响着舞者对作品的诠释。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对其舞台表现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本文通过现阶段高...[全文]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舞蹈教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展示,通过具有节奏性的肢体动作舞者与舞台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影响着舞者对作品的诠释。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对其舞台表现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本文通过现阶段高校在...[全文]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基于核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论述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能够得到运用和实践。同时,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也应当摆脱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文]
- [教育理论]农村学前教育科学保教团
- 本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 文 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国民教育基础中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已经从实现有园上转为上好园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小学化教学等违背科学保教的现象亟需得到纠正。芦溪县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立足农村地区,通过建立县级科学保教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