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如何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中教学的综合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中教学的综合能力

作者2019-09-11 10:16未知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毕业论文那么新课改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呢?本文谈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如何开展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优化导入,调动激情,培养学习兴趣
  
  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交互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却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是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手段。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例如我在教学鼠标使用练习中,充分利用小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让学生玩WIN98自带的扫雷、纸牌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这样不仅使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而且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挖掘学生的潜力
  
  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加以引导,把课堂所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外成为课堂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和补充,从而促进课堂的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建立,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其他科目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得到运用和练习。例如汉语拼音知识可通过计算机汉字输入的练习得到巩固和提高;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学习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文字处理软件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电子表格有助于学生获取和分析数据;图形处理软件能帮助学生解释科学和社会信息。推荐阅读:J形管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三、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须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发表。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副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运用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把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中,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多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学生接触、了解计算机,教育管理论文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开办的目的。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多元化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了:多元化评价在音乐教学的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策略也在不断进行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多元化评价是现代教育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鼓励学生对音...[全文]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基于实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中职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像语文这种综合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便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学生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相关的教学模式与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及实践后的总结,在保证其高效学习的同时,满足其个人能力发展需要。 关键词...[全文]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舞蹈教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的是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展示,通过具有节奏性的肢体动作舞者与舞台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影响着舞者对作品的诠释。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对其舞台表现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本文通过现阶段高...[全文]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舞蹈教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展示,通过具有节奏性的肢体动作舞者与舞台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影响着舞者对作品的诠释。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对其舞台表现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本文通过现阶段高校在...[全文]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基于核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论述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能够得到运用和实践。同时,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也应当摆脱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文]
[教育理论]农村学前教育科学保教团
本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 文 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国民教育基础中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已经从实现有园上转为上好园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小学化教学等违背科学保教的现象亟需得到纠正。芦溪县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立足农村地区,通过建立县级科学保教发...[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