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教育问题的提出
作者2019-09-21 10:39未知
本篇教育硕士论文主要论述教育问题的提出
目前美术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地位颇有提高,这是国家重视美术教育、重视素质教育的结果,也是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可。21世纪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以下价值:一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二是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三是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四是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五是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智力教育的培养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在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中,美术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笔者在实习的过程中对在东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一美术鉴赏课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调查研究,情况如下:1,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已经厌倦。2,教师课前准备得很辛苦,课上认真细致地讲解,但大部分同学却神情漠然。3,讲台下的同学个个埋头,大部分在忙着赶作业,小部分在睡觉。4,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很少,大部分是教师点名回答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激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这引起笔者的思考,决定对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一美术鉴赏课教师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出了试验性的探究。
…….
1.2研究背景
为了了解相关研究的现状,本人通过对相关书籍及中国知网的检索参考了解了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谈话法、参观法)、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传统式、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关于美术鉴赏课教学也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赵鄙安《美术鉴赏课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议》从教学设计上对美术鉴赏课进行研究;李勇《美术鉴赏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从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上对美术鉴赏课进行研究;陈旻鸾《当代艺术导入上海市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从当代艺术进入上海市高中美术鉴赏课进行研究、戴轩有《当地民间美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从当地民间美术的角度对美术鉴赏课进行研究、文广明《龙山中学美术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是从某一所学校的角度对美术鉴赏课进行研究。在广东地区的一些美术学者也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其中杨劲柏的《美术欣赏公选课》的体会,从教师自身素质的角度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系统而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上好美术欣赏公选课。黄德钦《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中“动”起来——“五动”教学法的尝试》尝试用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心、动情与美术鉴赏活动规律有机结合,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发现、理解作品的内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曾仕标《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几种方法》从1、激发兴趣2、外出参观3、举办展览4、搜集整理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在内容上,过于抽象化、理论化、概念化,对某一地区某一所中学美术鉴赏课研究的现状太少;第二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采用“口号式”、“经验式”教学但很少与实践相结合。本课题研究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开阔美术视野。
……….
第2章东竞市第七高级中学美术鉴赏课教材使用与分析
2.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行解读(见附录1)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对美术鉴赏课的学习目标有以下表述:1、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对美术现象作出判断。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2、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3、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探索与美术相关联的问题;学习以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考,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
2. 2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材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目前国内出版发行的、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高中美术实验教科书共有五个版本,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版本,教材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体现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在结构体系、内容编排上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本人将这三个版本的高中《美术鉴赏》教材进行分析统计.推荐阅读>>>>【教育硕士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
………..
2.3东竞市第七高级中学美术鉴赏教材的使用情况
自建校以来,东竞市第七高级中学美术鉴赏课教材使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科书,学校教师在使用教材及教学中均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全校高一年级共12个班,平均每个班55个人,共有660人使用此书,全书共20课,前8课为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部分,后12课为各美术门类艺术特色部分,本教材以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为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各门类艺术语言的特点及其不同流派的艺术特色,从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此教材以判断美术作品的价值为主线,前半部分介绍美术鉴赏知识,后半部分用美术鉴赏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按照美术门类划分及中西方艺术作品对比的方式进行鉴赏,列举各种美术门类、美术史上的名家名作,后12课利用前8课美术鉴赏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内容涉及以学生接触美术作品时最感兴趣、最直接想了解的问题导入、设置问题串、问题链和思考与讨论等环节,使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融为一体,符合《新课程标准》对《美术鉴赏》教材的提出的要求。笔者通过对东堯市第七高级中学的领导及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鉴赏》教科书,绘画图片数量最多,每一课中穿插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将中西方绘画形成对比突出每一节课的主题。此外在每一节课中设置问题串与问题链,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第七课课题为: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每一个标题都用疑问的形式,这些都以学生的感受和所疑惑的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
……..
第3章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美术鉴赏课现状分析............9
3.1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概况.......... 9
3.1.1学情分析 ..........9
3.1.2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10
3.1.3教学设备.......... 10
3.2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调研情况.......... 11
3.2.1学生调查问卷(见附录2) ..........11
3.2.2教师调查问卷(见附录3).......... 14
第4章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对策.......... 17
4.1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17
4.2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实践探索.......... 19
第5章实践反思与总结.......... 31
第4章东竞市第七高级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对策
4. 1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已成为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典范。美术教师要坚信,从事美术教育是崇高而神圣的,是值得我们去热爱和献身的。古者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老师要博学多才,一定要有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巧。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必须要具有娴熟的技能、技巧,否则就无法在“授业”过程中将精堪的技艺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关于各门类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视觉艺术的所有门类,素描、色彩、国画、油画、书法、剪纸、泥塑、设计等都包括在内。因此,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调查表明,学生们喜欢博学多才的美术老师。高中美术鉴赏课涉及内容广泛,需要教师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将美术鉴赏课教学引入到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去,学生通过教师讲授美术知识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扩大文化底蕴。教师要树立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能够感染学生。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学生,不同的美术老师,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同。教师要建立健全自身的艺术素养,优雅的艺术素养能够感染学生。美术老师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爱好、理想、兴趣以及认知风格、思维方式、仪表仪态、语言手势、作风习惯等会形成一种权威形象,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学生,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表明凡是有想法、有创意、有幽默感的老师,师生关系十分融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并且深受学生的爱戴,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此外,学生对帅哥美女老师很喜欢,所以教师既要注重衣着打扮也要考虑时尚。
……….
结论
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表现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此,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经过在美术鉴赏课中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收益很大,具体如下:学生对美术鉴赏课兴趣更加浓厚了,课内课外学习气氛融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显著。面对全体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美术鉴赏课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学生学习主动了,积极配合课堂,审美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究研讨,思维变得活跃了,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力在群体思维的碰撞中得到磨合与锻炼,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美术课的学习不仅思维开阔了,知识面也拓展了。在教学中,将美术鉴赏课与历史、物理、政治、数学、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意识到美术就在身边,不是什么高深莫测、虚无標缴的东西。总之,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但规律的运用又是灵活多变的,它深刻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证明,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各环节虽然相互独立但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热爱美术课堂、热爱美术创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生动而具体的体现,我们美术老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致勃勃参与课堂活动,通过丰富课堂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我们才能上好真正意义的美术鉴赏课。只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完善,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相信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就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多元化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了:多元化评价在音乐教学的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策略也在不断进行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多元化评价是现代教育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鼓励学生对音...[全文]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基于实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中职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像语文这种综合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便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学生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相关的教学模式与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及实践后的总结,在保证其高效学习的同时,满足其个人能力发展需要。 关键词...[全文]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舞蹈教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的是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展示,通过具有节奏性的肢体动作舞者与舞台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影响着舞者对作品的诠释。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对其舞台表现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本文通过现阶段高...[全文]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舞蹈教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展示,通过具有节奏性的肢体动作舞者与舞台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影响着舞者对作品的诠释。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对其舞台表现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本文通过现阶段高校在...[全文]
-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基于核
-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论述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能够得到运用和实践。同时,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也应当摆脱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文]
- [教育理论]农村学前教育科学保教团
- 本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 文 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国民教育基础中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已经从实现有园上转为上好园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小学化教学等违背科学保教的现象亟需得到纠正。芦溪县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立足农村地区,通过建立县级科学保教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