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安徽的经济社区看基层社会乡族组织的存
作者2019-07-18 14:14未知
古代史毕业论文:从清代安徽的经济社区看基层社会乡族组织的存在与作用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
家族、宗族、乡族是清代安徽基层社会的实体组织。如果说,在聚族而居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相同性质生产活动、彼此之间没有多少横向依赖、生存竞争能力普遍低下的“私”的小家庭,由于有“公产”;有“祠堂”、“祭祖”、“续谱”;有“利益社会性”与“共同社会性”互为表里,而增强着对“公”的大家庭——家族宗族共生共存的纵向依赖性,使基层社会形成1个个牢固的家族宗族组织的话,那么,各个家族、宗族也同样是进行相同性质生产活动、彼此之间没有多少相互依赖性的组织。只是依靠共同的公共事业活动、信仰文化和所服从的共同的权力方可能超越本族,联系在1起,组成以几族、10几族为中心的乡族组织。毕业论文
共同的公共事业活动首先是经济活动,这便涉及到了经济社区。经济社区不等于经济区。经济区是由地理、气候、人口密度、农作物品种、产量、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手工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纯经济意义上的不同区域。经济社区则是在经济区基础上,人们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及需要,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产生互动共生的关系、形成彼此有别又有联系的区域社会。19世纪中期以前,安徽基层社会经济社区中起区划和联系作用的主要是市场网络及水利设施。前者适于安徽全省,后者则表现于江淮流域及水网密集、湖泊棋布之区。古代史毕业论文
市场网络中最基层的是遍布城乡的“市”,市是在商品交易基础上形成的市场和居民点。每1个市都有自己的辐射区域即所隶属的村落,俗称“乡脚”。市与市辐射相交区域便是乡民交易活动的范围。中间层是连接城市乡村和基层市场的“镇”。镇,是高1层次的市场和居民点。镇的4乡,是镇向周边辐射的可及范围,即与镇发生“互动”、“共生”关系的区域,如同“乡脚”。镇以上是城市。每1个城市周围,均有为其提供粮食、农副产品、手工业原料的经济圈,城市则从此经济圈向周围更广阔的地区辐射开去,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及集中加工农副产品的手工业基地,带动和影响着整个社区的经济生活,从而在高1层次成为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古代史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霍邱县志》记载,“邑中舟车之集,商贾所凑,以叶家集为最,3刘集、河口集次之。3河尖为淮水所经,上通颍亳,下达江湖,稻米菽麦贩粜皆出于此。”[1][1]从上表亦可看到,皖北颍州府霍邱县市场网络有3个中心:第1个中心是县治所在的县城,围绕县城方圆50里以内,有4层市场辐射圈,每层间隔10里;第2个中心是县东南50里的3刘集、县西南60里的两河口集,从两镇向南至县南150里叶家集半径50余里的扇形地域上,分布着7层市,每层间隔10里。也就是说,市镇的辐射半径大约在10里,相交半径大约在5里。这些市的辐射区域环环相交相叠,乡民则在交叠部位,亦即临近的很多市场中活动。而第3个中心——最为繁华的叶家集镇以及3河尖镇,已是跨越本县、接连他邑的市场网络中心了。
- 上一篇:历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下一篇:浅论论古代诗歌的陌生化语言毕业论文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古代史]建国初期党对社会主义建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分别从我国当时的社会、、、和外交等各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出许多成功的经验, 毕业论文 这些经验和成果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956年初,在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发表后,毛泽东认为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他和中央领导集体...[全文]
- [古代史]论元代杂剧对八股文的影
- 明清的科举文体八股文与元代的杂剧有着潜在的关系, 毕业论文 具体表现在八股文的创体特征、八股文制定者对杂剧的喜好、两者在代言体与起承转合结构等方面的相似。 探讨戏曲与八股文之间关系是古代研究中的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于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前人学者关注的不是太多,周作人在《论八股文》一文中从角度立论八股,卢前《八股文小史》一书中将八股与戏曲的结...[全文]
- [古代史]儒学的人文精神毕业论文
-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位,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 毕业论文 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节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开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全文]
- [古代史]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毕
- 俗话说:历史怕年头,地理怕河流从事教学这么多年,始终有个问题困挠着我,那就是历史知识内容多、头绪繁,教师难讲,学生难学,死记硬背抓不住重点。虽说教育改革硕果累累,但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 毕业论文 教师还是老样子教,学生还是被动的学。这种老办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要求了,必须寻找1条新路子。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呢?采取问题设计教学法...[全文]
- [古代史]浅析历史材料教学法毕业
- 古代史毕业论文 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必然选择,这种教法以其独特的作用彰显了其现实的必要性与意义。运用这种教法应精心选择材料、把握好运用材料的时机、遵循一定的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强调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运用历史概念、知识和方法去了解人生、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全文]
- [古代史]北宋亡国的缘由历史毕业
- 对于北宋何以亡国,人们素来议论颇多。其中,以当时杨时的亡于王安石变法论, 古代史毕业论文 李邺的金强宋弱北宋必亡论以及鲁迅的唱着老调子亡国论最具代表性。前两种说法固然荒谬,鲁迅的议论也未必确当。本文认为,北宋不是唱着老调子,而是唱着新调子亡国;不是亡于变法,而是亡于胡改乱革;绝非落后挨打,实因极度腐败亡国。 北宋亡国即靖康之变,已是800多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