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理论的两面性与现实启迪
摘 要: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代表之一。《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的经典着作。这部着作向我们展示了在新型极权主义下, 人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受到压制进而成为一种单向度的人。本文通过对于单向度的内涵以及单向度人的表现的细致阐述基础之上联系现代社会, 深入挖掘单向度人的思想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单向度; 极权主义; 科学技术; 否定思维;
二战结束后, 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在各项领域均取得较大成就, 然而繁荣发展的背后危机四伏, 法兰克福学派着名学者马尔库塞基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下人的异化现象, 提出了自造专用术语“单向度”, 深刻揭示了在新型极权主义社会下人的异化状态。
1 单向度人的内涵
马尔库塞为了更好的阐释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异化状态, 创造了一个专用术语, 即“单向度”, 所谓单向度人是指在现实社会中丧失了批判能力, 否定能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类人, 这些人没有能力去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外一种新的生活。资本主义的繁荣为人们的腐化提供了温床, 人们在这种看似繁荣的大环境下失去了本真, 变成社会的附庸品。人以社会的生产为导向, 消费社会所生产的, 并不是人们真正的需要的。但却并不自知, 反而在这种虚假的满足中暗自庆幸。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社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统治人而不是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选择生活。这种看似自由的生活恰恰是人们遭到束缚的最直接的体现。马尔库塞指出社会在发展与人的发展不存在矛盾反而更加贴合的过程, 也是人的独立性自由性丧失的过程。人的独立以及反思的能力丧失后, 人必将成为工业发展中的傀儡。
2 单向度的人的表现
2.1 政治意识的单向性
在新社会中萧条受到了遏制, 冲突得到了稳定, 政治的对立面的一体化得到了实现。在新社会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斗争点不是被隔离起来, 就是被清除出去, 在新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与它的敌人相联合, 因而与现存制度相对立的阶级以及引起动乱因素均消失。无产阶级已经丧失了成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性。劳动阶级正在进行着历史性的转变, 造成这种转变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第一是机械化程度提升, 劳动力消耗减少。劳动者地位提升, 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已经忘记了在先前资本主义制度下只依靠体力劳动来获取生活的必需品的痛苦, 在这种技术共同体的作用下, 人们逐渐丧失了批判性, 进入了昏昏沉沉的节奏之中。第二, 蓝领队伍与白领队伍出现趋同现象。其结果是“非生产性劳动工人数量增加”机器在生产中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加。人在减轻体力劳动的同时, 也失去了在生产过程的中的核心地位, 开始逐渐与机器融为一体。劳动者失去了职业自主性。第三, 劳动工具的机械化发展劳动者思想的转变, 工人的工作态度逐渐向主动方向发展, 他们开始以一种肯定的力量融入到技术体系之中。第四, 在新技术的影响下, 人类的否定思维丧失的事实得到掩盖, 人们失去了否定的维度成为了发达工业下被抬举的奴隶。
2.2 思想意识的单向性
政策的制定者以及一些新闻工作者通过对于广告、无线电、报纸、电影等传播形式的控制来操纵人的思想, 使人的思想逐步统一起来, 这种洗脑式的社会教育, 促使人的思想达到一种高度的统一, 压抑了人内心对于社会的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从而建立起一种单向度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人们把社会对于人的控制当成是一种本身需要的满足, 在这种虚假的满足中堕落。马尔库塞在思想意识的单向度阐释过程中把主要的研究放在了对于哲学文体的研究。对分析哲学、实证主义这类本身具有单向度思考方式的哲学的流行现状进行分析, 在此种哲学思想的发表指导下, 人们将语言的真谛理解为对现实经验和具体操作的客观反映, 对于实际情况无批判的完全肯定, 否定了语言的多项度功能。语言是人们思想的直接反映, 否定了语言的多项度同时也就否定了思想的多项度。哲学思想是所有思想中最具有否定性和批判性的思想, 哲学思想的单向性决定了人的单向性。
3 单向度理论的两面性
3.1 进步性
单向度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性理论批判的又一重要表述形态, 与“启蒙辩证法”处于相同的地位,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为三点:
1) 单向度理论具有“人”性。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打破了以往以“物”为主要对象的理论批判性形式, 将“人”作为理论批判的主体, 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研究理念。2) 单向度理论具有时代性。单向度理论是在当时技术进步造成的新极权主义社会的大背景下所产生的与时代发展脚步相结合的进步性理论体系,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原则, 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新的发展。3) 单向度理论具有全面性。单向度理论对于当时社会和人的批判具有全面性的重要特点, 涉及政治经、思想、文化, 话语, 哲学、经济、社会等方面, 并建立起话语批判的新角度。
3.2 局限性
面对一个理论, 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它。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尽管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进步的地方, 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将人的单向性简单归结为技术的进步所造成的后果, 忽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性这个本质的原因, 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黑暗性做了掩护。引导人们将批判的矛头对向技术。第二点, 是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中有许多对于马克思个别命题的“离经叛道”之说,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也保持着一种消极的态度。
4 单向度的人的现实启示
4.1 人的全面发展
基于马尔库塞的上述理论, 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人的双面性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必须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激发人的创新性、批判性以及创造性。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将人本思想真正落实到社会发展当中去, 不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那一层面都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构建起真正的和谐社会。无论处在怎样的社会状态下, 人的异化现象不可能完全消除, 对人性的压抑以及扭曲的现象层出不穷, 我们要坚持运用辩证的哲学方法去看待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培养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追求多样化的生产生活方式, 激发人的潜力, 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4.2 正确认识科学
科学技术是作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而存在的, 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武器, 人创造科学技术, 而不能被科学技术所控制, 在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社会中, 人成为了机器生产的一个附庸, 失去了作为人的活力, 人沦为了机器的奴隶却还不自知, 甚至沉浸在虚假的幸福之中不能自拔。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我们更要正确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科学技术带来的各项成果, 要永远做科技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树立科学技术是为了解决人类问题而产生的, 要将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正确结合。
参考文献:
[1]胡辉平.“单向度人”的生成与消解[J].今传媒, 2012 (3) :149-151.
[2]湛文贤, 邓雪南, 范宇刚.“单向度的人”的终极解脱--论和谐社会下的人的全面发展[J].世纪桥, 2009 (21) :47-48
[3]于明华, 孙怀忠.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单向度的人”--读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7 (2) :83-85
[4]胡爽.马尔库塞单向度的文化--解读《单向度的人》[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7 (2) :158-159
[5]高敏.论单向度的社会[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 :32.
[6]赫伯特·马尔库塞着.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7]楼俊超.“单向度的人”形成分析--解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0) :144-145.
- 上一篇:《管子》对待财富的态度与启迪
- 下一篇: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特质及其社会价值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哲学]【哲学毕业设计论文】论
- 哲学毕业论文 的内容方向主要涉及到的就是:逻辑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思想哲学、科技哲学、美学、国学等等这些事项,对于这些方向中我们要选择与自己专业或者与自己熟悉的一个领域进行研究探索,在探索中找一些大家所熟知的资料信息作为论证或者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观点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作为依托于西方哲学的学科范...[全文]
- [哲学]王阳明对内圣外王之道的
- 摘 要: 程朱理学主张忠体恕用, 王阳明则从体用一源的角度将忠恕视为混一之整体。心即是理, 在主体性道德高度挺立的前提下, 忠恕被绾摄入心体中, 俨然成了良知的另一注脚, 这体现了其致良知教的一贯之旨。换言之, 致良知乃是一贯的心学注脚。心学立场下的忠恕被视为修养工夫的关键。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 乃是王阳明本人对内圣与外王高度一贯的追求。知行合一, 动静一贯...[全文]
- [哲学]社会认识论的拓展空间探
- 摘 要: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看, 社会认识论问题的研究需要区分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即个体、群体和人类, 认识实践的主体是人的个体, 个体既受制于政治、经济等显性权力, 亦受制于社会、文化、历史、性别等隐性权力和价值因素, 从而导致社会认识的多样复杂性。人的实践是历史性的实践, 这决定了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必须秉持历史总体观的视角, 关注社会历史总体时间...[全文]
- [哲学]“新批判理论”的概念与
- 摘 要: 新批判理论是一种包括各种社会思潮中具有批判倾向的理论群集, 其产生既是社会批判理论自身的逻辑延续, 也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发展的结果。新批判理论致力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批判分析, 努力探索一个更加合理、自由、公正的社会。它继承了传统批判理论的基本精髓, 又结合当代社会的新病症扩展了批判的视阈。新批...[全文]
- [哲学]韦伯的合理化和法兰克福
- 摘 要: 唯物史观认为, 工业化以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与人的本质之间的矛盾, 即人的异化。马克思把变革日益不能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为实现人的本质和人的意义的唯一途径, 此后的思想家们沿袭了这一思想路径, 对工业化时期物质生产层面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但人类历史从来都是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并行的历史, 两种生产构建出同一种文明的两个不同时期...[全文]
- [哲学]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特
- 摘 要: 孔子在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的基础上, 揭示了人性的特质, 即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性相近指人都具有类特征, 为其推行有教无类主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习相远揭示了形成人性差别的原因, 为其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孔子兼顾人的个性和群性 (社会性) :揭示群性的内涵, 即合群是人的天性, 人必须具有社会责任心, 倡导合群而不结党营私;注重以社会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