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历史论文 > 古近代史 > 近代来华传教士藏区传教失败原因毕业论文

近代来华传教士藏区传教失败原因毕业论文

作者2019-08-02 18:29未知
  古代史毕业论文:天主教新教在藏区历时三百多年传教最终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藏区基督宗教传教力量的薄弱所致,加以教会在传教策略方面的一些失误;二是清政府和藏区僧俗当局的防范阻挠;第三藏传佛教基督教两种排他性较强的宗教之间冲突;最后异质之间存在冲突的先天可能性。 古代史毕业论文这对今天全球化时代的各各宗教间跨文化多元平等包容的对话,促使各民族国家间和谐相处消弭文明中间冲突对抗,仍有一定的启示推动作用。
  
  基督宗教(天主教新教)在藏族地区的,从1624年葡萄牙神父安夺德(Andrade)入藏起至民国,凡三百余年间,如果从19世纪中期基督教新教传教士足迹开始踏上雪域高原的圣地算起,也有近200年,期间宣教事业时断时续急徐不一,花虽开果难结,如果从其最后皈依的藏族信徒的数目结局来看,称之为传教失败也算公允之论。究其布道受阻原因,试析如下:
  
  首先,是藏区基督宗教传教力量的薄弱所致,毕业论文加以教会在传教策略方面的一些失误,这是导致天主教新教在藏传佛教文化地区信徒稀少折戟而返难以扎根的重要原因。
  
  在华基督教差会布道团体曾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中华续行委办会特委会举办的“中国基督教事业1901-1920”调查中,对各地基督教势力薄弱之原因有过深刻的反省内视,根据他们调查的认识是:第一位影响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因素有二条:不足,缺少外国职员尤其缺少中国职员;财力不足经费困难。古代史毕业论文占据第二位的导致各地基督教势力薄弱之原因普遍因素是:山多民少或地广人稀导致不便;治少乱多,政局不稳盗匪横行促使人心浮动。这种人力物力的匮乏、地广人稀导致交通不便治少乱多政局不稳盗匪横行的局面,同样贯穿于藏区基督宗教的宣教活动中,甚至比中国内地和其他边疆地区更明显。而藏区传教,对传教士掌握藏族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宗教习俗以及适应高原草原多自然灾害的身体条件、传教热情、不畏人为阻力等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样的传教士人选在教会里使他们在筹划寻觅训练方面极为辛苦,也殊为难得。同时,毕业论文在中国印度等地传教士不同团体之间引发诸如礼仪之争争执内耗,这使基督教被视为骚乱和令人担忧的民众之教派,这种名声使基督教提前遭到摒弃。在西藏早期的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公开了身份,他们不能用藏语来表达基督教教义,缺乏宗教移植以语言的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开创性,他们不能仔细研究喇嘛教教义来适应基督教传播规律,反而用十足的宗教教条主义,处处锋芒毕露贬低喇嘛教教义毫无共存之心,以致引起僧俗反感,同时还上告罗马教廷排挤耶稣会的德西德瑞。
  
  其次,是清政府和藏区僧俗当局的防范阻挠,也是天主教新教宣教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清政府1793年正式颁布实施《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明令禁止一切外人入藏。近代以降,对于传教士及洋人入藏活动,仅从《清末教案》辑录的四十余宗上谕摺片外交照会等文件,可以窥见清廷官员上下从一开始明确反对到后来签约允许传教士内地传教暗中阻挠拖延直至无奈施以保护传教士的政策变化。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约允许传教士进人内地从事与其身份相符合的活动,1876年《烟台条约》另议专条,允许传教士入藏就是清政府履行条约的义务,以致需要外交交涉来解决的教案纠纷就此起彼伏地多了起来。19世纪天主教的传入,在吸收农奴为教徒的过程中,从的表层冲击了藏、川、滇交界处藏族地区农奴制,必然触怒最基层的农奴主,而天主教与藏传佛教为争取信徒也产生矛盾,古代史毕业论文传教士为此也要得罪藏区宗教上层。所以,民教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此外,清廷驻藏官员也希望维持藏区农奴制的相对安定。因传教引发的民教冲突,也造成清廷驻藏官员的不安。同治三年(1864年)八月初七日驻藏大臣满庆等人再次向清廷呈上奏折,请求阻止洋人传教:“应请援情奏明大皇帝,饬由打箭炉地方官认真查出关兵民,方免洋人潜赴藏地”。1866年,达赖喇嘛致函驻藏大臣,明确表示:“窃思天主乃系邪教,居心想在西藏流传彼教,希图殄灭黄教.是以上年曾有僧俗大众同心公议,出立誓结,纵死均甘阻滞天主之人,不准一名擅人藏境”。藏民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就是一种属于集体皈依的情况。西藏僧侣居统治地位,在康区与西藏情况稍有不同,僧侣寺庙与世俗政权保持着或合一或联盟的政教关系,但僧侣宗教阶层地位仍然很高,唯此,不难理解传教士在几乎全民与藏传佛教牵连的藏区生活居住是举步维艰。基督教传教士在1889-1900年的TheChinese Recorder杂志发文章抱怨:旅行在巴塘,我们传教士没有房子可以租赁到,没有旅馆住宿,租到两间房子都是妄想。这里的财产都属于僧侣,他们不希望任何外国人留下来,与户主争执是徒劳的。传教士居住地的藏民开始毁坏他们房子,收留传教士当地房东必须赔偿藏民40银两作为为传教士提供住所的代价,另外的100银两罚款也要上缴。部落谴责传教士到来后藏起雨水,导致他们村落间战争、每个峡谷河流干涸、人畜死亡、拿走他们宝贝、伤害他们每个人。
  
  再次,藏传佛教基督教两种排他性较强的宗教,当他们一旦相遇碰撞争夺宗教统治地位,古代史毕业论文就会彼此唯我独尊势难容人,这个是天主教新教布道失败的根本原因。
  
  宗教发挥着几种重要的社会功能:首先通过提供正确和错误的观念,它约束范围广泛的行为;它为可接受的行为设定标准,毕业论文有助于现存社会秩序永久延续;它将做决定的负担和责任转到神的身上;最后它在维持社会团结方面起很大作用,提供一种精神的自信。宗教还为服务。毕业论文排他论和兼容论的态度是历史上处于强势扩张性的基督教固有常态,它在藏区亦复如此。再来观察藏传佛教,其义理的博大精深使它在与其他宗教长期反复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征服人心。西藏宗座代牧丁硕卧主教1874年10月22日于打箭炉给罗马教廷传信部枢机们的书简提到:“佛教在这里已经及其强有力地渗透进了人们的心灵、以及最基本的风俗和思想中了。以致于为了导致这些尚处于半蒙昧状态的部族修持基督教,发动一场深刻和几乎是彻底的革命则是势在必行的。”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古近代史]浅谈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
毕业论文 分析了成都太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现状情况,探讨了其保护与更新的手段,并延伸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索。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是一项广泛涉及的工作,衙要全民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名城及其文化才会世世代代相传,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留下一块历史的足迹。 1前言 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城市空间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那些存在...[全文]
[古近代史]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
作为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有诸多问题有待思考。比如,比较法的使用问题,解放思想、具体分析的问题等。 一、关于比较法的使用问题 文学史具有一切史的共性历时性,又有它本身的特殊性错综复杂的文学现象。可是,由于长期受到阶级观的影响,目前的文学史只讲正面的,不讲反面的;只讲反对或不满当局的,不讲肯定或赞扬的;重视点的...[全文]
[古近代史]法国再次拍卖圆明园文物
古近代史毕业论文 提要: 1.在世界上,有文物争议的国家很多,当都没有因此影响两国关系,没有导致民族间的仇恨和排外事件。文物追索,只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历史让我们更加理性,而不是越来越情绪化; 2.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现在声明追索新中国成立前被盗的文物,并不被国际法所接收,这是我们的单方面声明,没有约束力。 3.关于文物海外追索,我的三个建...[全文]
[古近代史]万州余家河墓地发掘主要
古代史毕业论文 :万州余家河墓地发掘东周、两汉等各时代墓葬145座,并发现同时期的房屋基址、灰坑、陶窑、水渠诸类丰富的遗迹。其对研究三峡地区东周墓葬内涵与特点及巴楚文化交流、两汉墓葬结构特征、埋葬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余家河墓地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高峰镇朝阳村余家河自然村。其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古代史毕业论文分布在由三条自然深沟阻隔的...[全文]
[古近代史]近代来华传教士藏区传教
古代史毕业论文 :天主教新教在藏区历时三百多年传教最终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藏区基督宗教传教力量的薄弱所致,加以教会在传教策略方面的一些失误;二是清政府和藏区僧俗当局的防范阻挠;第三藏传佛教基督教两种排他性较强的宗教之间冲突;最后异质之间存在冲突的先天可能性。 古代史毕业论文这对今天全球化时代的各各宗教间跨文化多元平等包容的对话...[全文]
[古近代史]唐代的黜陟使毕业论文
古代史毕业论文 :黜陟使是唐代中央对地方进行行政监察的重要官吏。本文通过论述和分析黜陟使在唐代的职责、其监察官吏的标准及其在唐代中央对地方统治中的作用,揭示了唐代地方行政监察的状况。 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发展的极盛时期,无论在、、对外交往,还是在关系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毕业论文而唐代的兴盛与其各种官制的发展也有重要关系。黜陟使制度,是...[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